發布時間:2024-09-24 來源:摩德娜
內蒙古贛鋒鋰業年產2.5萬噸碳酸鋰的項目,通過“采礦—選礦—正極材料”的完整產業鏈條構建,內蒙古正逐步將豐富的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將是內蒙古構建完善鋰產業鏈、建設鋰產業基地的重要里程碑。該項目不僅響應了國家關于資源就地加工轉化、延長產業鏈條的號召,更體現了內蒙古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 除此之外,碳酸鋰生產線的順利點火,是內蒙古贛鋒鋰業和摩德娜攜手在鋰資源精深加工領域技術創新的集中展現。在堅持符合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的理念下,該項目通過其獨特的連續煅燒方式以及其高效的熱傳導和均勻的煅燒環境,能夠在較低的溫度下實現礦物中鋰元素的充分釋放與轉化。以獨特的結構和工藝特點使其在鋰電前驅體材料的制備過程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還通過創新的助燃風加熱系統、雙自控燃燒調控機制以及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等前沿科技手段,有效促進礦物原料鋰元素的充分解離與高效轉化,實現了能源消耗的大幅降低和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項目一系列深度且細致的研發措施被實施,以全面提升其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以及環保性能為目的。通過升級窯體密閉技術,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和先進密封方式,隧道窯實現了更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降低了空氣滲透和排煙氧含量,結合高效的排煙處理系統,顯著提升了環保性能并提高了燃燒效率。同時引入助燃風加熱技術,燃燒過程中的氧氣供應得到了精確控制,確保了燃料的充分燃燒。雙自控燃燒技術的運用,使得燃燒過程能夠根據窯內溫度、氣氛等參數的實時變化進行自動調節,進一步提高了燃燒的穩定性和效率。此外,余熱回收技術和坯體高效干燥技術的集成應用,不僅減少了能源的浪費,還提升了產品的干燥效果,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提升窯爐自動化管理系統,集成先進傳感器、控制算法和通信技術,實現了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與可視化操作,不僅便捷了操作過程,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整體推動了隧道窯技術向高效、環保、智能方向發展。 內蒙古贛鋒鋰業碳酸鋰隧道窯點火儀式的圓滿落幕,是內蒙古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國乃至全球綠色轉型進程中的一個亮點。它見證了從資源到產品的綠色蛻變,更預示著一個更加清潔、高效、可持續的能源未來正在向我們走來。讓我們攜手并進,在這條充滿希望的綠色征途上,共同繪制出一幅幅壯麗的綠色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