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更新无码,老司国产高清免费视频,拍 精品一区二区,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官網

微信公眾號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國際資訊】國際經貿月度簡訊(2025年第2期)

發布時間:2025-03-10 來源: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

國際經貿月度簡訊

2025年第2期(總第9期) 

01.2024年我國進出口重點商品情況


(一)出口重點商品情況:

(1)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增長迅速。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我國汽車及零部件的出口也實現了快速增長。2024年,汽車(包括底盤)出口數量640.7萬輛,同比增長22.8%,出口金額8346.5億元,同比增長16.5%。汽車零配件的出口金額也實現了7.8%的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標志著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

(2)船舶出口增速顯著。2024年,我國船舶出口數量5804艘,同比增長25.1%,出口金額3086.5億元,同比增長58.7%,兩項增幅均領先全類目商品。船舶出口成為我國重點出口商品之一,顯示出我國船舶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3)其他。2024年,鋼材出口1.1億噸,同比增長22.7%;家用電器出口數量44.8億臺,同比增長20.8%,出口金額7122億元,同比增長15.4%;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數量增長17.4%,出口金額增長16.7%;此外,水產品、集成電路、液晶平板顯示模組等商品均有顯著增長。

(二)進口重點商品情況:

(1)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進口持續增長。2024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金額增長11.9%;集成電路進口數量增長14.6%,進口金額增長11.7%;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數量增長12.4%;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進口金額增長59.4%。這些產品的進口,不僅滿足了國內產業升級的需求,也推動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

(2)大宗商品進口穩步增長。2024年,鐵礦砂、天然氣、煤及褐煤等關鍵資源的進口量均有所提升,其中鐵礦砂進口量增長4.9%,天然氣進口量增長9.9%,煤及褐煤進口量增長14.4%。原油進口量略有下降,但整體規模依然龐大。這些大宗商品的穩定進口,為我國工業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其他2024年,大豆的進口數量增長6.5%;干鮮瓜果及堅果的進口數量及金額分別增長了3.5%和10%;醫藥材及藥品進口數量增長4.7%;肥料進口數量增長7.8%。

02.東盟國家制造業發展新態勢


2024年,東盟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綠色轉型與數字技術滲透的背景下,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東盟主要國家制造業的表現、驅動因素及未來趨勢也呈現出明顯差異化。其中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屬于高增長國家;馬來西亞、越南則屬于承壓國家。未來,區域協同政策與數字基建投入將成為關鍵增長杠桿。

印尼:資源型制造升級。印尼制造業主要的驅動因素為“工業4.0”計劃推動礦產下游產業發展。此外,首都遷都項目帶動相關制造業需求,基礎設施投資相應增加。但印尼同時也面臨著通脹壓力與出口需求放緩的挑戰。

越南:電子制造驅動增長。越南半導體封裝與消費電子組裝領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與此同時,對美電子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9%成為其制造業發展亮點。但土地成本上漲與電力供應不穩定將成為制約其制造業發展的風險因素。

馬來西亞:高端制造加速發展。馬來西亞制造業的亮點是晶圓代工產能擴張12%,吸引英飛凌等企業入駐。醫療設備出口額首破80億美元,同比增長22%。但同時,技術工人缺口進一步擴大帶來一定挑戰與壓力。

泰國:新能源汽車樞紐成型。比亞迪、長城汽車本地化率提升至45%。動力電池產能達48GWh,占東盟總產能38%。加之,EV3.5稅收減免計劃延長至2025年的政策支持,助力泰國在汽車領域實現顯著產業突破。

菲律賓:承接中低端產能。菲律賓的制造業呈現增長態勢,增長極包括服裝紡織業訂單增長27%,這受益于越南產能溢出。但同時也面臨電力供應不穩定的隱憂。

新加坡:數字化服務制造。新加坡制造業發展態勢良好,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收入增長41%。3D打印精密部件出口占比達6.3%。但其局限性也較為突出,即土地約束限制實體制造擴張。

03.2024年馬來西亞外貿情況


據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最新發布數據,2024年,馬來西亞貿易額達2.879萬億令吉,同比增長9.2%,再創歷史新高,并已連續四年突破2萬億令吉大關。其中,出口連續四年突破1萬億令吉,增長5.7%。進口同比增長13.2%至1.371萬億令吉,連續第三年突破1萬億令吉大關。貿易順差達1368.8億令吉,是自1998年以來連續27年實現貿易順差。

據中方統計,去年中國和馬來西亞雙邊貿易額達212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創歷史新高。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不僅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進口市場(21.6%),同時也是馬來西亞第三大出口市場。前三位分別是新加坡(15.3%)、美國(13.2%)、中國(12.4%)。

04.2024年印尼經濟增長數據公布


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2月5日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印尼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2138.96萬億印尼盾,比上年增長5.03%;人均GDP為7860萬印尼盾(約4960.3美元)。從行業看,2024年,經濟貢獻最大的領域包括制造業(18.98%)、貿易(13.07%)和農業(12.61%)。印尼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的投資年比增長4.61%,是過去六年的最高紀錄。

印尼經濟平均5%的增速已維持超過20年,而去年的經濟增長率是新冠疫情后連續第二年放緩,且增速略低于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印尼經濟學家預測,2025年該國經濟增長仍將徘徊在5%左右。

05.2024年泰國外商投資創十年來新高


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泰國在吸引投資申請方面創下了十年來新高,外商申請直接投資額(FDI)8321億泰銖(約241億美元),同比增長25%;申請項目2050個,同比增長51%。較2023年,投資申請量增加40%,總投資額增長35%。

BOI秘書長表示,來自中國、美國以及傳統投資國如日本、香港、臺灣和歐洲國家的投資持續增長,尤其集中在半導體、先進電子、智能家電、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電動汽車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產業。2024年,新加坡為第一大投資來源國,中國位居第二,申請投資810個項目,申請投資金額1746億泰銖(約51億美元)。排名第三至五位的是: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

06.歐盟擬以“投資人工智能”倡議調動2000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1日在巴黎舉行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宣布“投資人工智能”倡議,旨在調動2000億歐元投資,以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公報,該倡議初期資金將來自現有的歐盟數字領域相關項目。這一倡議將專門設立200億歐元基金用于建設歐洲人工智能超級工廠,以訓練高復雜度、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超級工廠將作為歐盟《競爭力指南》框架下戰略技術投資的試點項目。

歐盟委員會去年12月宣布建設首批7家人工智能工廠,并計劃近期公布新增的5家工廠。歐盟委員會還計劃在今年推出“應用人工智能”倡議,以推動人工智能在關鍵產業的廣泛應用。

07.歐盟擬推出新ESG相關法案


歐盟一直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從《企業可持續報告指令(CSRD)》到《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歐洲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要求逐步加碼。2025年1月2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題為《歐盟競爭力指南》的通報,預計將于2025年2月推出一項綜合法案(Omnibus Package),以修訂關鍵的可持續金融法規。消息一出,引起歐洲可持續金融界的強烈反應,也引發對歐洲即將降低ESG發展要求的相關討論。

08.特朗普2.0關稅政策頻發


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征10%的關稅,并取消了800美元的關稅豁免政策(該行政命令于2月7日暫停);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征收25%的額外關稅,并對來自加拿大的能源資源征收10%關稅。特朗普于2月3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將暫停對墨西哥、加拿大兩國商品加征關稅,將其實施時間推遲到2025年3月4日,但對中國的加征關稅則按期實行。

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并取消此前對部分貿易伙伴(如加拿大、墨西哥、歐盟、英國等)的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2月13日,特朗普又簽署一項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要求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進口商品,征收與美國出口商品所面臨的同等關稅稅率。例如,若某國對美國商品征收10%關稅,美國也將對該國商品征收10%關稅。

2月18日,特朗普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計劃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進口征收約25%的關稅。他還暗示,汽車關稅可能在4月2日宣布,而半導體和藥品關稅最終可能超過25%。不過,目前針對這幾類商品關稅的具體措施尚未公布。

09.日本政府將就美國關稅政策采取應對措施


據外媒報道,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表示,日本政府將于2月與鋼鐵、鋁業及汽車行業的企業代表舉行磋商,討論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的應對措施。此外,還表示將對美國貿易伙伴采取對等關稅措施,并計劃于4月2日前后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

10.2月對華經貿摩擦案件


(1)印度終止對華緊固件反傾銷調查。

2025年2月7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稱,鑒于國內行業未提供必要的信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緊固件存在傾銷和損害,無法就傾銷和損害國內產業的證據做出任何決定,因此決定終止對中國緊固件的反傾銷調查。

(2)美國ITC正式對光伏干線總線電纜部件及其組件啟動337調查。

2025年2月1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光伏干線總線電纜部件及其組件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438)。2025年1月10日,美國Shoals Technologies Group, LLC of Portland, Tennessee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該產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利號12,015,375、12,015,376),請求美國ITC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國、美國共2家企業為列名被告。

(3)美國ITC發布對特定TOPCon太陽能電池、組件、面板及其組件和下游產品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2月1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對特定TOPCon太陽能電池、組件、面板及其組件和下游產品(I)(II)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1月14日作出的初裁(No.7)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對列名被告美國Recurrent Energy Development Holdings, LLC of Austin, TX的調查。中國、加拿大、美國、泰國共6家企業為列名被告。

(4)美國ITC發布對制冰機及其部件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2月1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對特定制冰機及其部件作出337部分終裁:確認本案存在侵權美國注冊專利號10,107,538、10,113,785、10,458,692的行為,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對在總統審查期間進口的涉案產品征收49%保證金(bond),本案調查終止。美國、韓國共2家企業為列名被告。


圖片
來源:中國機械聯